「怎麼不會叫人啊?」、「怎麼又打人了!」、「你家小孩好像狀況了」、「我跟您說這樣的孩子應該....」、「弟弟要說吉祥話阿」、「他不是國一了嗎?怎麼還這樣?」、「你有給她吃...」
一想到過年又要面對聚會了,很多家庭就會浮現一些對話和場景,過年確實對某些特殊孩子的家庭來說,是魔王等級的關卡,提供幾個方法讓大家順利過關。另外,重點之一是對其他家庭來提供一些跟特殊孩子相處建議。
對沒有特殊孩子家庭,如何與特殊孩子相處
理解與包容
請教導自己和孩子理解社會的多元性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,透過理解和包容我們才能成就滿分的社會,所以當其他孩子出現不符合我們眼中的行為或舉行時,在沒有危險下,請調整自己的步調和行為,讓自己成為心胸更開闊的人。
給予支持
請支持特殊孩子的家庭,家長與孩子已經很辛苦,大多也都很努力在調整自己來適應社會,所以可以的話,請支持他們,有狀況出現時,可以適時的伸出援手,也教導自己孩子如何幫忙,讓孩子成為更溫暖的人。
減少批評與指教
不要輕易的指導特殊孩子爸媽如何教導孩子,他們的付出和辛苦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,而且你提供的方法或經驗大多都不適合,所以就溫暖的支持就好,減少去指導別人怎麼做。
尊重別人的教養規則
每一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規則,請尊重且不要破壞,常常我們覺得沒什麼,很可能就破壞了別人長期建立的規則。建立的規則被破壞後,孩子可能當場會有情緒需要處理,或是家長就得回家再好好溝通。所以若對別人孩子有一些舉動前,思考與詢問一下家長吧。
少比較多讚美
多正向具體讚美孩子,不要去比較,像是比較課業、得獎、外型或努力......等等,孩子是孩子,不是物品,而且不要去試圖引導孩子比較,造就別人不舒服感。
例如,可以說「小美你好棒,會主動幫忙收東西,分了我的工作,真是謝謝您」,不是說「小明,你看小美,都會幫忙收,你怎麼還坐著!」
對有特殊孩子的家庭來說
事前討論與規劃
特別是泛自閉症的孩子,能先讓他們知道年假的流程,降低孩子的不確定性是重要的,而對注意力不足也能透過事前討論與規劃,來預告可能的狀況和教導應該有的禮貌。
重點場合的社交禮儀
在流程討論中,挑出幾個重點場合,進行社交禮儀的教導與模擬,重點場合就好,不用太多,太多自己累,孩子也累。另外這個社交禮儀不是要成為100分的孩子,而是有哪些重點可以幫助孩子更理解重點場合該做的事情。
例如,吃團圓飯這個場所,對自閉症孩子就可能只抓出看到人要點頭說您好、拿到紅包要說謝謝、有問題來找媽媽。不是讓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100或80分,而是每次都有進步就好。
例如,孩子互相在玩,重點可能會抓出,一個玩具玩10分鐘就給其他人,說話要比我小聲,動作不能大過自己的身體。
預想突發狀況的處理
新春人多事情多,一定會有突發狀況讓我們措手不及,遇有突發狀況,給彼此一點彈性空間。這也是七個習慣之第一個習慣的練習,當刺激出現時,不要立即反應,而是讓自己有點空間來應對,而這個反應空間,不只是自己和孩子間,更多是自己和其他大人或小孩的舉動所造就衝突前所需要的。例外若能準備好孩子的安撫的物品,或是讓孩子知道情緒來時候,可以做什麼,會更有幫助。
例如,過動孩子藥效退了或自閉症孩子在與人相處,會很多大人來指導我們應該怎麼教孩子,這個刺激出現後,我們就需要給自己一些空間,先不要反應,再去處理就好。
避開可能會有的衝突
每年都會有的節日,在安排活動可以參考過去經驗或孩子特質,避開之前的衝突點或想辦法調整,這些都可以很容易抓出來,可能有哪些會讓孩子有情緒行為。
例如孩子就是沒有辦法跟某些人相處,我們可以避開它們、減少跟他們相處的時間,提前和孩子演練並透過利益交換希望孩子配合(這個利益不見得是物質上的),當然也可以跟對方溝通這件事情,不是讓對方為難,而是雙方都可以好好過年。
又如過動孩子會無法有耐心的等待或乖乖的坐車,那是否考慮在車上可以進行的活動,或是把車程切割,甚至早一點或晚一點回去避開車潮。
對大家來說
好好休息與享受
過年需要開開心心,一些小事情就不用特別去提醒或教導了,讓自己放鬆一下,也讓孩子享受過年吧。
杯子打破就破了吧、頭撞到就撞到了吧、把紅包撕破就撕破了吧、對其他孩子大聲就大聲了吧、被其他孩子打了就打了吧,在火車上跑來跑去或大聲尖叫,就陪孩子在車廂間的小地方玩吧,只要沒有危險,不需要緊急處理就好。
孩子在學習我們
我們如何聚會,孩子都在學習,若我們話題都是比較孩子,孩子自然會學會互相比較,若我們話題是祝福或讚美孩子,那就會學會祝福和讚美。若我們都情緒失控大小聲,孩子可能就會學習到這部分的控制情緒。
最後祝福大家
新年快樂,大吉大利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