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

防疫在家,特殊生幾點注意

防疫在家,家長彷彿回到孩子剛出生那段時間,一邊照顧孩子一遍處理工作,除了沒有育嬰假(與看不到的防疫假),更讓人心浮氣躁的事情莫過於孩子不斷的出包....,

以下分享四個要點,一同協助我們能稍微心平氣和與孩子相處。(來,把冷氣打開再說)

一、生活作息持續穩定

因在家自學後,沒有學校與補習安親班,時間空出來很多後,很多孩子的生活作息變得很不穩定,晚睡晚起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這對特殊孩子來說,影響很大,-而時間的固定能幫助孩子穩定作息。

特別是過動或情緒行為困難的孩子,穩定的生活規律會讓他們至少有跡可循,在固定的架構下做事情,能幫它們整理自我時間概念,才不會像無頭蒼蠅般的亂竄。

而情緒行為困難的孩子,穩定特別是重要,但有些憂鬱或心理上有疾患的孩子,會比較難固定時間做事情,沒關係,至少固定時間在某個地方都是好的,有時間概念,能幫助它們慢慢適應社會的步調。

另外,自閉症類群的孩子,因著他們的特質,透過固定時間與行程的架構,也能協助他們快速的適應生活步調。只是要留意的事情為,若有突發變化,可以先告知就告知,若真的是突發變化(像是調課或電腦當機...等),先安撫情緒再來處理問題喔,或是直接挑過問題也可以。

總之就是讓孩子先穩定下來,再接續下面的行程,不要卡在這邊而無法進入下個階段。


二、學習環境先準備好

每個家庭的空間不一,有些人可以有獨立的空間或桌子,有些就不行。其實重點在先準備好,不論是電腦、筆記、課本、桌面與茶水...等,家長要能協助或帶著孩子先把這些東西準備好,每堂課的東西都備好,這樣一定會穩定孩子的作息,而不會漏東漏西,突然要找什麼又找不到。

另外準備好也包含知道今天課程有哪些,因為在家的學習課程,有分線上同步和自主學習,這些就需要先詢問做紀錄了。

透過準備好的動作,檢查還有沒有漏掉的,而特殊生也能建立這個儀式感,讓自己準備好進入學習的狀態。


三、放鬆活動的規劃

在家的活動空間小,但家長一定一定要能帶著孩子放鬆活動,只要是跟課本沒關係的都好,一起看書或聊聊天都好,若能有活動更好。

一直盯著銀幕或學習,肯定會疲乏,若沒有安排放鬆活動的時間,就很容易疲累而影響接下來的課程,孩子也會受不了而有更多的焦躁行為出來。

相關線上學習資料,可參考本文
https://slinjump.blogspot.com/2021/05/blog-post.html


四、用藥不要斷

不論是什麼藥物,都不能斷,也不要自己減量
,目前已經看到很多家長或孩子自己調整藥物後,開始出現情緒上或行為上的波動。

切記,不要想說在家裡自學,沒有同學的影響,就自己決定藥物劑量,這對我們養成孩子的正向行為是扣分的,也會讓孩子的狀態上下起伏,對他自己和對周圍的人都很辛苦。



以上先分享這幾點,目前若沒有辦法做到,我們就慢慢來沒關係,千萬不要因為想要快速調整到位,反倒有了更多的爭執,那就本末倒置了。

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平安順利度過這次疫情喔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