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自學的孩子已經一團亂了嗎?透過「結構化」這個方式,能協助更多孩子與家庭生活更有系統與組織。本文分享幾個要點來讓大家可以嘗試使用,讓在家自學可以越來越順利。
在家自學一段時候,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出現「東西不見了」、「這堂不是自主學習嗎?」、「作業缺交很多科」、「數學課本遺失了」、「網路又當掉了」、「這邊是我昨天寫字的地方」、「剛剛的作業是發布在哪裡?」...等狀況,讓生活和學習沒有辦法很有組織地進行。
假若孩子一直無法有組織地進行學習,生活與學習都是很混亂的狀態時,那有「結構」的空間將能大大幫助他們。而「結構化教學法」透過「分析」、「統整組織」與「設計結構」來讓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更有條理可以依循,進而培養孩子的能力,而這個能力可以是學習、社交、環境適應或工作...等等。
結構化有三要點「空間」、「時間」與「個人工作系統」(視覺提示不在本文討論之內),簡單分享在家能如何進行。
一、環境安排(Physical Organization):環境與空間的規劃
這點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要在哪裡完成,這個空間的功能是什麼。
做功課就是在這張桌子上,活動就是在這區,可以大範圍的劃分清楚。當然還有其他空間像是讀書空間的規劃(桌面、書本放置或文具...),放置書本空間的規劃(課本、參考書、習作、明天會用到的...)。
空間不大的時候,也無妨,可以用時間來輔助結構,也就是某段時間內這空間是用餐,某段時間是工作或讀書,可以做彈性的變化,主要是讓大家清楚了解什麼事情在什麼空間做,基本上這樣就能有一定的規範可以依循。
依照這樣來規劃,我們就要「分析」那些空間需要結構,哪些事項用到的空間需要結構。
簡單舉例放置課本書本的地方是否需要結構化,若有需要我們就「統整組織」有哪些課本書本會出現在空間內,最後再來「設計結構 」這些空間的使用,也就是依照類型、使用方式或個人習慣來設計與放置。
簡單舉例如下
分析:工作空間、用餐空間、讀書空間需要結構
統整組織:讀書空間的桌面,在讀書時的桌面上會使用到課本、文具、電腦、參考書、水、檯燈。
設計結構:構思整張桌面,會用到東西的各自位置如何擺放比較適合,讓物品有各自固定的位置,這樣在線上學習時,就不用東找西找,減少分心的機會。
二、程序時間表(Visual Schedules):時間活動的規劃
簡單說,這就是時間計劃表,對孩子來說就是功課表,需要留意的是,透過安排時間表,讓孩子能清楚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,或是什麼事情需要在什麼時間內做,基本上就不會慌慌張張,做事情也不會拖拉與一問三不知。特別提醒,對孩子來說,放鬆空閒時間是需要留的,一來在忙碌的生活裡留下放鬆無所事事的時段,二來也是預備時間處理沒有處理完的事情。
在「分析」那些時間需要結構之前,需要將重要的事情先安排,如正規課程、三餐時間或活動時間...等等,重要或重視的事情先安排好,如此才不會遺漏要事,也不會因為先安排了瑣碎的事情而擠壓到規劃要事的時間。當然若同在家中也要互相配合時間來一併討論規劃,才不會互相干擾。
簡單舉例如下
分析:這周的時間規劃
統整組織:重要事情有哪些,要配合的人事為何?重要大項目是?功課、用餐、活動放鬆、洗澡睡覺、寫作業...。
設計結構:知道哪些事情重要後,就能規劃起床到睡覺間,如何切分時間來安排,先把要事放入後再規畫其他事情,這邊要提醒的是,很多孩子在規劃時,會眼高手低,常常覺得自己可以,就放了很多要事在同一天要做完,但過了下午就發現不行,開始自我放棄。故,一開始絕對不能太自信滿滿阿。
三、個人工作系統(Individual Work System):工作分析
原本的工作系統,是如何教導孩子進行工作的分析系統,但這邊我們可以擴大為,孩子如何進行每個工作的流程。也就是說,要開始今天的規劃前,孩子該如何準備呢?可能會是先確認今天的課程並把東西準備好,也可能有在每堂課中間休息並準備下一堂課的材料,簡單說就是將個人的工作流程系統化,結構化,而這會結合到空間和時間
在「分析」工作流程時,要能知道每個時段主要做什麼,今天總共要做哪些事情,起床、課表內的課程、下午放學後的活動、晚上的活動。
而「設計結構」就能每個活動要用的東西如何安排、活動和活動間的銜接轉換、今天的工作系統流程順一遍。以孩子學習來說,就是物品的準備,或習作作業的準備,能順利切換就不會手忙腳亂
統整舉例實際狀況
試著結構化一天時間安排如下,這樣簡單的結構化安排,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不難,很簡單可以上手,當然啦,大人也要跟著一起做,而不是期待孩子起床後就能自己完成,一開始的陪伴和引導很重要,我們常在實務中看到,家長的生活比孩子更沒有秩序,然後不斷抱怨孩子的晚睡晚起(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了),所以家長配合和跟著做十分重要阿。
最後,「結構化」有用的地方於執行,而保留彈性是必要的緩衝,一開始可以不用太詳細,依照實際狀況來慢慢加入其他項目。而身為家長或大人的我們,是要帶著孩子一同規劃和執行,並在執行的過程中協助孩子能確實地做到。這過程會有點辛苦,不過當孩子能依照軌道上路的時候,不僅讓我們可以輕鬆,孩子也學到了如何規劃的能力,而這是帶著走的能力。
以上希望對大家能有點幫助。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